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访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生效友: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 全面提升自治区水安全保障能力

image.png

今年以来,自治区水利厅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结合起来,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紧紧围绕自治区“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的工作大局,切实增强改革的主动性,确保改革的一致性,在问题中找思路,在市场里找办法,一体推进改错、改机制、改布局、改作风,强化有解思维,敢于动真碰硬,积极创新谋划,落细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水利任务,扎实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近日,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生效友。


  内蒙古日报: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有力的现代化水利支撑保障体系。自治区水利厅在落实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生效友:水资源匮乏、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是内蒙古的基本区情水情,水利厅不断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深层次变革。根据国家下达的用水总量管控指标,自治区已经全面建立覆盖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的用水管控指标体系,并分水源、分行业细化分解到基本用水户,特别是将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371个管控单元,明确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建立起了水资源刚性约束的“红线”。坚持“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对于超过区域用水总量管控指标以及水效、水耗不达标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取水许可。研究制定自治区落实“四水四定”实施意见,合理规划人口、土地、城市和产业发展,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印发自治区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取用水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取用水户依法依规取用水资源。进一步健全地下水超采管控制度,配合水利部开展新一轮超采区域划定,制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方案》并严格推动落实。配合财政厅、税务局研究制定我区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相关授权事项,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转变用水方式,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


  内蒙古日报:为使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请谈一谈自治区水利厅从哪些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生效友:内蒙古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有效破解区域水资源瓶颈问题。依托在全国成立的第一家省级水权交易平台,积极开展盟市间水权转让交易、闲置水指标交易及再生水水权交易等多种模式水权交易,累计交易黄河水量13.26亿立方米,有效解决了沿黄盟市170多个工业项目的用水指标问题。研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用水权改革实施意见》,加快用水权初始分配和明晰,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制度体系。坚持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推进农业节水的关键一环,截至目前自治区实施改革面积4968.83万亩,比国家要求提前1年超额完成改革任务。推进4个沿黄城市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国家级试点、乌海市水预算管理国家级试点和河套灌区(永济灌域)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国家级试点建设,不断激发水市场活力。


  内蒙古日报: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内蒙古水网是国家水网的组成部分,也是东北和西北区域水网的重要构成。请谈一谈自治区水利厅对建设自治区水网作了哪些规划?


  生效友:内蒙古通过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建设自治区水网。“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围绕有效对接国家水网和推进各级水网协同融合,内蒙古“一主两翼、三纵四横、西引东调、外联内通”的水网体系提速提质,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水网建设规划体系即将完成,盟市水网先导区建设全面启动。着力健全完善重大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制定引绰济辽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开展工程水价形成机制研究,出台重大引调水工程输水干线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方案,确保工程良性运行持续发挥效益。同时,深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改革,推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矩阵建设,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的不断深入,一张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自治区水网正在加快建设。


  内蒙古日报: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近年来,自治区水利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改革,让群众感到变化、得到实惠,取得了哪些成效?


  生效友:内蒙古水利厅上线试运行水利工程竣工验收“一件事”,将3项竣工验收关联事项全部纳入各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综合窗口统一办理,实现线上“一网”、线下“一门”收件、转件、出件,改变了过去企业“多头跑、跑多次”的状况,跑动次数由6次减为最多跑1次,让企业感受到“高效办成一件事”带来的便利。全面推行农村牧区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积极开展企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加快农村牧区群众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从供水单位管理机制和群管组织等重点环节改革入手,进一步理顺河套灌区管理体制机制,实现“人民用水人民节,节约用水为人民”。推动鄂尔多斯市在全区率先实施淤地坝淤积地占补平衡试点项目、开展水土保持工程以奖代补试点项目,把生态建设与群众切身利益挂钩,让农牧民更多分享生态产业增值收益。健全水域空间管控制度,在全区21条主要河流实施“一线两区”分区管控,持续恢复改善河流行洪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转自《草原云》)